close

Luk 8:4 當許多人聚集、又有人從各城裡出來見耶穌的時候,耶穌就用比喻說:

 

不只是傳道人,每一個基督徒都常常有與人談道的機會,也是我們應該常常注意,尋找的機會。這裡主耶穌讓我們學習一個很有效,很有趣的方法,就是用比喻。比喻,通常是用故事,或是一般人比較懂的語言,用字,來解釋一個重要的,需要傳講,講解的真理。主耶穌非常擅長用比喻,並且擅長使用週遭的事物,比如說這個比喻中的撒種在不同的地上,也有用野地的花,空中的飛鳥,人掉了錢,掉了羊,都可以成為主耶穌講道的內容,說明神國的事。

 

能夠這樣,必定是常常在觀察生活。有人喜歡坐公車,有人喜歡開計程車,因為可以觀察到很多不同種類的人,豐富自己的生活,知識,也可以增加自己談話的話題與內容。讓我們多觀察身邊的人事物,讓我們不是獨善其身,而是貼近生活的基督徒。

 

Luk 8:5 「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。撒的時候,有落在路旁的,被人踐踏,天上的飛鳥又來吃盡了。

Luk 8:6 有落在磐石上的,一出來就枯乾了,因為得不著滋潤。

Luk 8:7 有落在荊棘裡的,荊棘一同生長,把他擠住了。

Luk 8:8 又有落在好土裡的,生長起來,結實百倍。」耶穌說了這些話,就大聲說:「有耳可聽的,就應當聽!」

Luk 8:9 門徒問耶穌說:「這比喻是什麼意思呢?」

 

 

5-8是這個比喻的內容,下面馬上會有解釋,就留到下一段再討論。

 

聽了耶穌說的比喻,門徒不明白,問耶穌是什麼意思。你我讀經是否常常也是不明白呢?其實不需要自己很痛苦的掙扎,努力想要找到解釋的方法 (當然這是好的),我們可以直接向神禱告,求主讓我們知道應該如何理解某一段不懂的經文。

 

Luk 8:10 他說:「神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;至於別人,就用比喻,叫他們看也看不見,聽也聽不明。」

 

我們可能很不能理解,這一句話竟然從耶穌的口中說出來。為什麼神國的奧秘只能叫某一些人知道呢?難道是獨門絕學,要入室弟子才能得到的只傳某些人的祕笈嗎?耶穌就是故意用比喻來說,就是不要讓別人聽懂嗎?馬太福音第13章的平行經文,甚至還說,恐怕他們聽懂了,回轉過來,就得醫治;難道耶穌不要醫治某一些人嗎?

 

或許我們需要換一個角度來看這一段經文。當時除了門徒之外,有一批虎視眈眈的宗教領袖。他們打心眼裡反對耶穌,如果耶穌講天國的事,他們立刻把耳朵關上,或是像刺蝟一樣把刺豎起來,處於備戰狀態。但是如果耶穌是講撒種,他們就可以略略放下心防,因為現在不是在講天國的事,就稍稍可以放鬆,聽聽耶穌在講什麼,或是離開,因為覺得耶穌只是在講一些淺顯的道理,至少當下不找耶穌麻煩。但是耶穌的教導當然都是與神國有關,所以這些門徒進一步來問耶穌,耶穌就告訴他們比喻的意思。

 

我們聽道的態度是什麼呢?是與道敵對,就是要反著來,就是要辯論嗎?還是覺得聖經的道理也沒有怎樣,沒有太高級的東西?還是看似簡單,卻相信一定有一些更深入的教導,求神指教呢?有人說神的道理,連沒有讀過書的人都可以略知一二,至少可以信主得救,但是就算是最有學問的人,都無法完全明白。讓我們晝夜思想神的話語,更多認識神。

 

Luk 8:11 「這比喻乃是這樣:種子就是神的道。

Luk 8:12 那些在路旁的,就是人聽了道,隨後魔鬼來,從他們心裡把道奪去,恐怕他們信了得救。

Luk 8:13 那些在磐石上的,就是人聽道,歡喜領受,但心中沒有根,不過暫時相信,及至遇見試煉就退後了。

Luk 8:14 那落在荊棘裡的,就是人聽了道,走開以後,被今生的思慮、錢財、宴樂擠住了,便結不出成熟的子粒來。

Luk 8:15 那落在好土裡的,就是人聽了道,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裡,並且忍耐著結實。」

 

這個比喻中,種子都是一樣的,就是神的道。不是神的道的問題,而是不同土地的問題。神的道是一切的根本。神的道就是神的話語。與其追求異象式的話語,不如好好讀聖經,就足夠一生來研讀,思考了。惟有神的話才能讓生命成長,其他的內容可以幫助,但是並不是主要的營養來源。

 

撒種的比喻不難理解,非常白話,卻是一語道破聽道的人四種狀態。

哪一種最可怕呢?看起來,好像是第一種,因為根本沒有開始發芽,就被魔鬼奪去了,但是因為這是看起來最可怕的,所以我們總是會被提醒,要好好把神的道存在心中。比較注意,就不是那麼危險。與第一種比起來,第二,第三種應該是更危險。不是沒有聽道,不是沒有成長,但是一個是底下沒有根,一個是外在太多東西,讓剛剛生出來的芽無法生長。不要滿足於聽了道之後,當下歡喜領受,因為爭戰還沒有完,還沒有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,仍然要注意心中有沒有根,外在有什麼會影響的因素。

 

我們當然都希望是第四種心田,這裡更是有一些更多的描寫。這個心,是誠實善良的,並且忍耐著結實。看的見的田,我們知道如何翻土,除草,預備這塊田成為好土,但是心田要如何預備呢?就是用誠實善良來預備。心中沒有詭詐,不懷疑神的話,聽了道不辯論,不是我要辯倒神的話,是讓神的道來改變我。結實更是需要忍耐,立竿見影的果效通常不會長久,特別是有關於生命,是要一點一點慢慢長大,尤其是在開始長的時候,需要更細心的呵護。

 

Luk 8:16 「沒有人點燈用器皿蓋上,或放在床底下,乃是放在燈臺上,叫進來的人看見亮光。

Luk 8:17 因為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;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被人知道的。

Luk 8:18 所以,你們應當小心怎樣聽;因為凡有的,還要加給他;凡沒有的,連他自以為有的,也要奪去。

 

這幾節經文在撒種的比喻後面,有什麼關聯性呢?這三節最主要的句子是:你們應當小心怎樣聽;16-17節是例子,解釋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整個撒種的比喻,也是在告訴我們如何聽。如果一個人說他是基督徒,常常去做禮拜,聽道,那麼他的生命中一定有果效,可以被人看見。如果他沒有被道改變,這也是隱藏不住,會被人知道的。從這個角度來看撒種的比喻中的第二與第三種心田,他們為什麼會受那麼大的影響?因為他們沒有讓道種在心中生根,或是沒有除掉雜草,以至於不能生長。聽道的心對了,凡有的,還要加給他。真正沒有的,也還好,最怕的就是 "他自以為有",他就不會有收穫,因為他覺得自己已經有了。

 

我是如何聽道的呢?當然不是討論是坐著聽還是趴著聽,而是我們是帶著什麼態度來聽道呢?批判?瞧不起?聽聽就好?還是就算我已經真的懂很多,我還是相信,神可以藉著熟悉的經文,沒有講道恩賜的講員,向我說話呢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a32 的頭像
    ha32

    一起來讀經

    ha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